高雄居民飲水小史

自來水可以算是「乾淨」的水嗎?這得看「乾淨」的定義為何。根據以研究污染聞名的英國人類學家瑪莉.道格拉斯的看法,清潔,是靠排除不潔而維持的。如她研究《聖經舊約.利未記》中記載著可食與不可食……
自來水可以算是「乾淨」的水嗎?這得看「乾淨」的定義為何。根據以研究污染聞名的英國人類學家瑪莉.道格拉斯的看法,清潔,是靠排除不潔而維持的。如她研究《聖經舊約.利未記》中記載著可食與不可食……
Oceanic Society則是跟黑潮相似,都是以NPO的立場,希望將海洋的訊息傳達出去。但兩邊在解說及賞鯨上運用了不一樣的方式。黑潮的解說是大家所熟悉的模式,也就是拿著麥克風對著全船朋友娓娓道來……
高雄縣田寮鄉月世界惡地形看似不毛之地,其實暗藏豐富的歷史軌跡,任職田寮鄉農會推廣股的林金鴻,4年前在田寮村福爾摩沙高速公路下方山壁撿到一顆化石,研判應是介於1萬至180萬年前的更新世史前古鱷魚牙齒化石……
英國人認為鄉村是大家的,人民既然對鄉村產生了所有權(ownership),因此,也相對必須對鄉村負責任。英國鄉村處在他們的鄉村工作綱領中設立了兩個目標:「為了鄉村居民,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;為了全國人民,改善鄉村的品質。
地方居民提到,這樣牽涉到土地所有權的法令,政府應該要「清楚地、坦白地告訴老百姓」。當中一位農民提到,如果良田農地都變成建築區,以後子孫還要靠土地生活怎麼辦?土地「不是我們這一代用完就算了!」
從白天到黑夜,從平地到山野溪畔,從現代部落返回內本鹿古道場域,由內本鹿郡社布農後裔帶領,認識他們的原鄉、還有與山共生的經驗法則。實踐「尊重在地文化、低食物里程、在地飲食、低環境衝擊」的負責任行旅方式。
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009牛年特刊,從小年夜起發行至大年初八,每天推出與牛相關的專題介紹,搭配新聞、副刊、小說及協會人員的新年絮語。在此徵求副刊稿件作品,將您有趣的創意、溫馨的故事分享給更多人!
因應全球氣溫暖化驟變的危機,千里步道為減少汽機車的使用,響應節能減碳的政策,降低空氣污染及能源耗損,同時體驗雲林農村花海景觀之美及物產的豐盛,享受親子騎車之樂;我們將推動2009孩沙里花海米香-單車試走…
台灣第一本以移工為主體的文學記錄。長期投身工人運動的顧玉玲,獲得台北文學年金得獎作品『我們–勞動與移動的生命記事』,全書長達十五萬字,以文學之筆貼身描繪來台移工的愛戀、憤怒、失落、恐懼…
旭海草原上有著不同於其他山上的味道…海的味道鹽鹽的,森林草原的氣息,再再的讓我身心疏暢。落山風今日没了颱風的味道轉而像温柔的姑娘輕聲細語,感受真不一様,路旁有人再介紹食朱庾-俗稱白刺蔥……
農業再生條例出現,清水溝可以當作反思的好例子,當九二一來臨,最困頓的時刻,需要政府的援手,有些撐不下去走了,撐下來的,不是需要政府的救助,而是搞好農村經濟,讓那些留下來的有賺錢營生的管道。
這陣子的美濃無論騎車或走在街道及田間,空氣中時時傳來一股濃濃的特殊的蘿蔔味。這個時候你隨性溜達,都可以看到很多人在拔蘿蔔、洗蘿蔔、賣蘿蔔、買蘿蔔、切蘿蔔、曬蘿蔔,連蘿蔔葉也不浪費,曬乾以後滷肉……
屏南社區大學的課程設計中,公共論壇是很重要的一部分。然而由於屏南的幅員狹長,許多鄉鎮社區學習人口尚待經營,所以在社區學習較穩定的地區,公共論壇就相對能激盪出異於其他地方的地方感。
關心台灣農村者目前的共識是:台灣農村的處境困難重重,亟待公私部門關注並行動。然而,究竟該如何行動、從何下手?則因為每個人對農村把脈的方法不同,理解問題的輕重明顯差異而有不同的主張。在這樣的情勢下…
長條型街屋,四周牆面被高高的書櫃填滿,中間劃開整排約一人高的書櫃,左右各放著各種分類的書籍,店頭最底端的地方通往老闆的居住空間,有一個櫃台守護著,老闆熱情地招呼著我們一大群人,開始講述著老鹽埕的歷史。
柳丁,是嶺南村民賴以維生並籌措訴訟費用的來源。一顆柳丁,就是一個支持捍衛家園的力量—讓他們免於廢棄物掩埋場污染的力量。請支持他們,給與他們抗爭的動力與勇氣,見證一場小蝦米對抗大鯨魚成功的民眾史!
在此次通過一讀的「農村再生條例」中,政策制訂者表示,有參考歐盟鄉村發展政策的影子。然而,當決策者在參考歐洲案例的同時,是否真正理解歐洲的鄉村歷史脈絡,以及為何歐盟要制訂鄉村發展政策?如果只是挪用了……
公視「有話好說」節目26日晚上7點談「農村再生條例」,地點是在台南後壁村.可以上有話好說官方網站收看網路直播.
我們在台中縣東勢鎮的一群農民,決定辦一場「農業再生條例」的說明會。我們會邀請在地的農業意見領袖,包括產銷班班長、農業資材行負責人以及在地年輕農民,直接溝通說明這個法案可能對農村產生的影響。
阿美族聚落的長青會組織了月桃編織班,在十一月每個週二和週三,會有一群阿姨搬著椅子坐在都蘭山劇團前的漂流木舞台上,向耆老們學習月桃編織的手工技藝,老人家專注編織的神情、和阿姨們耐心學習的手,總令人印象深刻。
最新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