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貝小道報(6)這裡有放送,沒有張君雅

在吉貝,沒有張君雅,這裡有的是:「台電公司在土地公廟前收費,請大家來繳錢。」或是「今天風浪大,下午交通船停開」。
有關歷史遺產之活化再利用,最基本的態度,應該是要讓歷史遺產說話,講述自己的故事;舊的功能消失,勢必需要注入新的機能,如果能在前者之脈絡下,緩慢與逐步之醞釀下生成後者,可能是比較好的手法。
台南縣市合併,這套書正好做為歷史見證,尤其未來大台南市是以「文化首都」為特色,而文化需透過解釋才能深入人心…
我們都是一家人,在台南縣市合併之前、之後。事實上,我們都是一家人,從將軍、漚汪、學甲、西港…到台江,文化同源,血源同脈。
「稻榖在接近成熟時,野鼠咬斷稻稈吃穀子;而野鼠一出現,獵食的狗兒也來了。一物剋一物,都造成稻子損失。」爺爺不禁面露惋惜之情。
台灣在社造運動推動下,引發不少地方成立展現地域特色之主題博物館,其中又以澎湖生活博物館最具企圖與規模。
鏘鏘鏘!!今天的吉貝很熱鬧,人與神明都出來了!在大街、在巷道、在海邊、在廟埕前,用煙火、鞭炮、音樂與汗水,慶祝新廟落成、神明入火…
11月21日多納黑米祭,聽見多納部落羅善頭目,以調侃的口吻唸出,「中華民國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里黑米祭」正式開始。引來一陣笑聲。
黑小米與紅藜農耕從開始下種,經半年時間才能收割食用,種植過程還需耗費許多人力和時間成本,不過別人能為什麼我們不能?
多納部落,看到馬路有石頭擋路會自動挪開;別人曬東西遇到下雨,有人看到會自動拿到沒雨的地方;種植的東西可以讓很窮的人採下沒有關係,是個單純誠實嚴謹的民族。
農曆九月十五日黃昏,男女的歡樂唱和迴盪在南仔仙溪與荖濃溪,這是往昔,熟男熟女的四社平埔社群在五穀收成後慶熟年的大好日子。
忠實記錄,向來是學術調查的基本修養與堅持;然而在記錄之餘,文化精華少了宣揚、落實與傳承,後人的記錄將越趨貧乏。那麼,責任又該誰來扛起呢?
虱目魚是台江先民不論富與賤最美味的食物。台江做塭人,再怎麼窮,寒冬時總有一二尾虱目魚乾可以暖肚。這是天公給台江子民的公共財。
那時,台灣沒有縣市、沒有國家,甚至沒有「族」的概念和名稱。我們可以想像人類學家到部落發問︰「請問你們是?」族人們會回答︰「我們是人。」
有一條新開的山路,剛剛好在高爾夫球場旁,又剛剛好通到國道一號公路,更剛剛好破壞自然原始的石虎棲地,一連串的剛剛好,有著什麼意義?
「Laniahu,bun-bun(布農語:香蕉)怎麼拼?」Cina Maidal一邊縫著十字繡一邊問著Laniahu。「b-u-n-b-u-n」Maidal嘴裡重複念著拼音….
西莒短短地三個小時就這樣在我漫步腳下消逝,只走過兩個小村落,這些頹廢的建築,還有遇到的人們,在我心中刻下了很深的記憶。
法官滔滔不絕詢問:「XXX,二月X日……以陷阱夾獲保育類動物山羌一隻,預將下山帶回家中食用……是否屬實?」;一旁的我看著不自覺的掉眼淚,想著到底Ama(叔叔之意)聽懂多少?….
最新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