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平工業區又來–小心!工業策進會的影武者

如果編列工業區是公共事務,而非企業財團的私人利益,那該公開工策會編列工業用地的討論過程,以及讓工策會內企業的政治獻金透明化…
屏東環盟理事長洪輝祥說,台灣石化密度都快把台灣包起來,連最乾淨的後山也呼吸到汙染的空氣,台灣已經被石化出賣了。」主婦聯盟的媽媽們:「國光石化不要來,台灣主婦站出來,我們要健康美麗」。
在大多數民眾不知道什麼是「蘇花改」、地質專家擔心的問題沒答案、公路總局的報告對梅姬颱風造成的災難隻字未提,今天環保署第2次環評初審過關,這個400多億、台灣地質最脆弱的公路開發,環評只花了14天。
蓋不蓋蘇花改、國光石化,都是一種選擇,如果這個選擇是奠基在公民參與的基礎上,大家都沒話講。如果還是政府片面獨斷、強渡關山,民間與政府的撕裂將愈來愈大。
「挑戰公權暴力,老農永不妥協!」中科三期案經最高行政法院判決環評撤銷定讞、裁定假處分與暫時停止執行,行政單位不甩司法、讓廠商違法營運施工;同時讓開發就地合法,震撼法界…
到目前為止,漁業署仍未肯公開承諾支持國際保育方案,卻一直以需要更多配套措施或考慮等為理由推搪。綠色和平強烈呼籲台灣支持國際保育方案,將太平洋公海設為海洋保育區,並且配合降低鮪魚捕撈量,讓下一代還能年年有魚。
在災後的第5天,實際騎單車踏查愛河沿岸,發現有建築物也開始裝起了水閘門,這在屏東林邊淹水地區常見到的設施,是否意味著高屏也有著類似的「以地方為基礎的文化、生態和經濟實踐」…
對於部落的質疑聲浪,水土保持局台南分局局長黃振全表示,莫拉克風颱風造成來義上游驚人土石量,又受到地形地勢的影響,無法疏濬,才以清疏河道的方式來處理。但因部落仍有住民,才會興建臨時土堤。
今年已經從文藻畢業的我,深深的為這群自願到校幫忙的文藻人們感到驕傲。當然也要謝謝辛苦的國軍弟兄們。看到文藻受創的消息,真的很想回高雄去幫忙,但身處外地,只能把這消息傳遞出去…
乾季缺水時,我們總會想水哪裡來;而洪患時只想讓水快快出去。我們似乎從來沒去問過水:「你從哪裡來,又想往哪裡去?」。水,不會聽人的命令只順著水溝往海裡去,它們有想去的歸處。
本案是台東第一個BOT開發惡例,坐落在都蘭灣內的開發案皆蓄勢待發(包括都蘭鼻、黃金海、棕梠海、遊艇港…等),過去忽視生態環境的開發思維,需從現在中止,若開發單位忽視環境成本….
我們無法忍受,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及開發單位以發展台東經濟及觀光為名,實際上是犧牲原住民族及台東居民的生活空間、土地與海洋。我們甚至認為台東縣內的BOT政策,已壓迫阿美族於生存權與文化權的權益。
中科三期七星基地環評審查今在環評大會過關。最令人錯愕的是,九位學者環評委員沒有人對中科案提出質疑,一片靜默。
環保署舉行中科三期「健康風險專家會議」,雖然多數專家委員質疑這份報告方法、評估都不足,但最後環保署依「專家會議共識方式」給了各委員四個選擇,每個選擇的前提都是「通過共識」…
雲林地方民眾在路上拉開貢桌擺上祭品,表示要超渡過去台塑六輕設廠這幾年來,當地因為六輕汙染罹癌罹病而死難的居民。截至中午,抗爭還在持續進行當中。
細看訴訟代理詹順貴等律師的聲請狀、理由狀,以及行政法院的裁定書,心中益發感觸,總認為政府及所有有志之士,確有必要以更謙卑的態度,在裁定書所要強調的理念下尋求出路,而非僅拘泥「勝敗」的裁定…….
從九十七年五月突然收到區段徵收的通知後,長期處在不安穩的生活中的農民,失去的是他們固有的生活方式,失去的是由他們所承載著的生活文化。不能自己,這是何等的心理壓力。即將收成的稻米被怪手亂挖…
台大城鄉所劉可強教授指出,國內外已有大量的個案顯示,只要透過變更設計,即可調和重大開發案與在地人文歷史紋理的衝突,他認為規劃專業的問題很容易解決,重點是台灣的民主社會夠不夠成熟…
吳敦義在接見學者時不斷強調大埔有98%地主同意,要照顧那98%同意的民眾。但廖本全說,「那不是同意率,是投降率」,在土地徵收程序截止前一天尚有300多戶未繳權狀,最後一天才不得不同意…
最新回應